由愚人節開始收的膠袋稅真係亂到九彩,似乎已前香港之所以成功真係因為政府乜都唔做,而家真係做乜衰乜,原因大家心照吧。政府高官最叻無主見怕"咩鑊",一定是搵顧問公司或者係話人地外國點做佢又要點做,到時出了事就推得一乾二淨。
推行第三日已經見到有人在阿信屋鬧交,因為買雪藏野政府話可以有免費膠袋但佢地就照收錢,聽到打了電話去會計鬧佢佢地都話要照收,咁好似係行騙或者是誤導消費者喎,因為當時店舖內肯定沒收錢告示,跟手第二日就見到有分店有貼紙話唔理三七二十一係唔係都要收錢。
阿信屋有更離奇的,佢地鼓勵人唔好拿膠袋(當然亦是擔心銷售會跌)所以每滿50蚊回5毫,早幾日由於唔識睇佢張收據所以問過佢職員點睇回贈,所以非常肯定張咭入面有三個半作回贈,點知今日行駛時只個兩蚊而餘額是零,幾日間沒有幫襯過,估計佢個系統有問題,只得提醒家人一有回贈就盡快用不要留。
惠康更搞野,買西瓜佢話只可以俾個很細的薄身裝橙膠袋,而背心袋就要收錢,問收銀話政府從來無講過免費膠袋只限邊一種,點解背心袋要收錢但細袋仔就唔駛收,佢都解釋唔到,咁試問一個西瓜怎樣可以放進一個薄身細袋,你俾我有用嗎?
又在專賣殺蟲藥的地方買了支殺蟲藥,這次店員違規沒有收5毫就用膠袋入了支殺蟲藥,但其實無論有否俾5毫買個膠袋你又會重用它嗎?若放進自已帶的袋子那之後那個袋你還會重用它嗎?洗乾淨再用?真的洗得乾淨?要用多少水?還有在電視上有新聞節目話有個主婦去街市買餸都會自行帶膠盒裝,出發點是很正確但奈何方法全錯。一般塑膠密度不太高所以其實表面有無數咁多細孔可以藏汚物細菌等而且跟本沒可能洗得乾淨。你試試用一般蒸餾水樽裝水飲,連續三四日後個膠樽便會發臭,其間無論你點洗都無用。隨非高溫長時間煮好像烚奶樽咁否則一般清洗消毒幫不了多少,但咁做所用的膠頂不了多少次便要報消,浪費除時比膠袋還大。正確方法應是用強化玻璃或不透鋼器具,而且還一定要用大圓底的器具,否則邊角位是如何自己也不能徹底清洗得到的,有意學的一定要留意。還有最環保的方式一定是盡可能到最近的地方買及若可能就用手拿不要用器具裝,這很多人也在做,在超市買包肉就直接用手拿回家。
有人話5毫啫,跌都跌咗,講咁多咪又係唔想比,但到底為何要收5毫?不是想你不用或少用膠袋?若你照俾錢照掉膠袋咁就有用?自己如很多新一代一直支持環保,但左慳右慳之後政府或環保人仕從來都只是冷言冷語話你地慳得唔夠多,聽到後有時都幾失落幾心淡。浪費最大的商人政府又幾時有膽叫佢地減少浪費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