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林柿近年都不難在香港找到,只是價錢很貴吧,一級最大尺寸的閒閒地要賣幾十蚊一個,表皮有點瑕疵的也要廿蚊。雖然這次唔係去西班牙,但英國賣的價錢都唔太貴,一級的(圖中整箱的)在Costco(貨場)買都係幾十便士一個,如果較細一兩個碼表皮有少少瑕疵的(圖中只兩個柿的)在印度朋友開的街市舖頭買一磅更可以有5、6 個非常之平,熟了之後也一樣咁紅的。
這種柿很爽甜,像日本產的富有柿一樣皮亦算嫩可以連皮一起食無苦澀味,只是甜度略差了一點,但一般仍比中國或韓國產的要甜及好味。基本上好唔好食同大細無直接關係,越紅越熟的更甜的機會便越大。要食就襯手好快過造了。
好多人會奇怪為何去到外國都重要幫襯家鄉雞,答案可以好簡單又可以好複雜。最簡單的答案係英國出街食野貴而家鄉雞是較便宜選擇。而複雜的答案確係幾複雜,試想想為何在香港或大陸食到的雞咁難食,咁嘅質數無可能在世界各地開咁多分店,這個就是問題所在。在香港原味的家鄉雞真係又細又乾又無味,而且唔知點解雞剩係得雞肶同雞翼,搵件雞胸睇吓都好難,試過見到有人投訴全筒雞九件都係雞翼,自己亦試過隻雞鎚細到好似大隻雞翼個鎚咁,試過係可以好似卡通片咁放入口拉返支骨出來一啖食晒(唔好學唔係死咗唔關我事)。
英國的雞只得原味而明顯大件很多,有時一件做得香港或大陸的兩三件,而且都有雞胸的,雞明顯較油肉質較幼嫩有雞味及香料味整體好食好多。這一定是不同地區有不同貨源的關係,唔知香港的會否算是垃圾級別(不過仍好過大陸)。比較奇怪的是就算英國本土都唔係間間好食,隨時都係一街之隔的分店果間好食就第時幫襯都好食,果間唔好食就下次幫襯都唔好食,主要分別是有些淡茂茂無乜味,難道每間分店都有固定而不同的貨源嗎?